0%

《感谢自己的不完美》摘抄

感谢自己的不完美

一个人的心里健康程度与接纳痛苦的程度成正比。

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:不和恶习较劲,接受恶习。因为,积习就是你的本性,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,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,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。

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必然会经历以下这个循环:行为发生—得到奖励—强化

成人需要同时进行几件事情,而且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这个时候,成人就必须有“延迟满足”这个意识。

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,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,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。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,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。

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情时,动力会从内心自动产生,你自然会自律。不要从外界去寻找迫使你改变习惯的东西,因为它们很容易被你放弃。

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,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,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。

改变恶习仍需要一点:立即去做。因为,每一个旧习惯对应着的神经回路是无法消失的,只能靠新习惯打造更强大的新神经回路,用新的神经回路去战胜旧的神经回路。

养成新习惯的策略:

  1. 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
  2. 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
  3. 每天必须不做一件事情
  4. 不要积累太多的未完成的事情
  5. 有决定胜过没决定

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该怎么做却没有去做,你会自责,你会对自己不满意,你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、不讲信誉不可信的。总而言之,就是你开始不信任自己,自信心降低了。

痛苦时,不要只沉浸在痛苦中,或者以寻找刺激的方式来降低或麻木自己的痛苦,而要思考一下“我为什么这么痛苦,我重复了童年的什么体验?”

自己的惧怕与愤怒是建立在有限的人生体验上的,是不合理的。

痛苦背后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的一部分,须臾不可分离,根本逃避不了。所谓的逃避,只不过是运用种种自欺的方式扭曲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,从而减少我们的痛苦。我们以为看不到它们了,但其实它们还是我们甩不掉的尾巴。

潜意识的特点是,我们越想控制它,就越控制不了,它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。

不要总是和潜意识过不去,不必和走神、坏念头等偶尔出现的问题较真。否则,它们就会成为真正的问题。

按照存在主义哲学,只要你渴望触及人类、社会乃至世界的真相,那么你会一直焦虑下去。因为,不管成长到哪一层次,你一定会发现新的局限性,这时焦虑就势必会发生。所以,许多哲人越深入这个世界,就越明白自己无知。从这一点而言,焦虑是推动我们认识世界的动力

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决定了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。

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,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,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。

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,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。

作为一个人,我们必须深入地探讨自己经历过的所有事件以及教训,只有在这个深度上我们才能发现我们自己的真实,找到自己的决策能力。

一个总是不断诞生强人的社会,必然是一个失序与窒息不断轮回的社会。

对世界而言,控制欲望是万恶之源。对个人而言,控制欲望是万病之源。

强人们其实首先想控制自己内心的失序,但他们做不到,于是他们去追求控制别人。他们内心越失序,就越渴望控制更多的人。最终,不管他们意识上的目的是什么,制造的或留下的多是苦难。

想到了希特勒

不管一份体验带给我多大的痛苦,只要不作任何抵抗地沉到这份痛苦中,体会它、看着它,那么它最多半个小时后就会融解并转化。

看心理医生,随着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增加,患者一些更深层的痛苦反而会映现出来,于是会体会到平时生活中都体会不到的痛苦。

任何一次袭来的痛苦,不管多么难过,只要你沉入其中体会它觉察它,那么最多半个小时就会融解并转化,有时会以喜悦结束,有时会以平静结束。

当你非要压制自己的悲伤,并相反表现出极大的快乐时,你最终收获的,会是更大的悲伤。

我们都在寻求价值感,如果童年时,某一种方式令我们找到了价值感,此后我们便会执着在这个方式上。并且,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般只找到了一套寻求价值感的方式,越困难的时候,我们会越执着于这一套方式,认为这是唯一的,但其实在最困难的时候,改变或调整这一方式会更好。

你想让一个人对你好,就请他帮你一个忙。这个办法之所以更好,是因为我们都很自恋。多数时候,我们看似爱的是别人,其实爱的是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。

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,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。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。这样一来,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。

好的愤怒,针对的必须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。你对这个人愤怒,你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,并且愤怒的表达才会有效果。如果这个人惹了你,你不敢对他愤怒,你跑去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人身上。那么,你发泄得再厉害都没用,因为对象选错了,那样愤怒就没有任何意义。

治疗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并接受人生悲剧

抑郁症常源自两个原因:一是重大的丧失;二是压抑的愤怒

失去发生时的第一时间所产生的悲伤与泪水,是有治疗效果的,只要悲伤能在我们身体上自然流动,这份疗愈就会自然产生。

爱的关系中,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,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,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。

假如你没有一点儿负罪感,而只有清白感,那其实就是你把负罪感强加给其他人了,而那个被强加者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。

从情感上看,单纯的“付出者”其实并不伟大,他们不计得失的付出,从根本上是一种自恋。

“付出者”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: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,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。

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,通过这种交换,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,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。

好人,势必有一个特点——牺牲自己的需要。坏人,势必有一个特点——纵容自己的需要。

关系有两种,一种是我与你,一种是我与它。

  • 当我将你视为满足我的需要的工具与对象时,这一关系就是我与它。
  • 当我没有任何期待与目的,而是带着我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时,这一刻的关系就是我与你。

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,多数时候不过是在重复小时候我们与父母等亲人打交道的方式而已。

童年得到的爱越多,一个人就越是难追。这样的人会相信自己的感觉,凭感觉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。如果他觉得你是他想要的,那他可能很快接纳你;如果不是,那么可能无论你怎么努力,都是没有用的。
相对而言,童年得到的爱越少,一个人就越容易追。只要你对他很好,他就很容易感动,而暂时接纳你。但是,他是一开始容易追到,而以后会很难相处,因为他会过于敏感。

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情绪,恐惧和其他情绪一样,也有着它的独特价值,而一味地追求战胜恐惧,就忽略了恐惧所传递的重要信息。

我们越恐惧一件事情,那件事情背后隐藏着的信息可能就越重要。

恐慌的背后,常藏着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答案;恐慌程度越高,答案就越重要。

关系匮乏所带来的恐惧,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说是源自对死亡的恐惧

我们的人格也源自我们与父母的关系,父母和我们的原生关系,最终被我们内化为“内在的父母”和“内在的小孩”。

当我们想与死去的亲人同甘共苦的时候,我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:死去的亲人不希望我们这样做。

我们很容易只沉浸在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幻想中,自以为死去的亲人希望我们怎么样,却忘记了他们对我们真切的叮嘱。如果真是这样,那才是对爱的误解。

追求优秀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,特别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答案。

替别人承担问题,这会令自己获得一种价值感。但若心理医生在咨询室中追求这种价值感,他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病人的自我发展。

只要你在乎一个关系,那么你一定会把你的内在的关系投射到这个外部关系上。

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,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,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。

假若我们渴望变成一个健康、和谐的人,那么,我们就要好好地观察自己在重要关系上的表现

重要的亲密关系是我们生命中的拯救者,遇到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,那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情。

你越在乎一个关系,你的那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就越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个关系上。

什么是内心的声音?就是你的感觉,你那些说不出来但却又模模糊糊捕捉到的信息。这种声音,要学会聆听它,并尊重它。

追求人格的自由,结束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我们心灵的羁绊只有一条途径: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,承认它已不可改变。

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这个人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。

一个人假若常常失去控制,那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把自己太多的事情压抑进了潜意识

所谓接受,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,深深地懂得,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,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,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。

多数心理问题,就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拒绝接受自己的父母,拒绝接受这个生命中最大的命运。相反,我们渴望改变父母。这种渴望注定会失败,于是我们将这个渴望深埋在心底,长大了,再按照这个渴望去选择配偶,并像童年渴望改变父母一样来改造配偶。

童年时所受过的苦,长大后我们会再受一次,不过,这次的受苦,目的是纠正童年的错误

愤怒其实是在提醒我们,别人对你侵犯得太厉害了,你要告诉对方:停!你不能再侵入我的空间。

内疚,本来是一个信号,告诉你,某个关系的付出与接受已经失去了平衡,需要调整了。

一个关系,就是在相互的付出和接受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的。假若一个人只付出不接受,那么他就不可能与人建立很深的亲密关系

最不讨人喜欢的恐惧,其实具备着最重要的价值。只有恐惧,才能强有力地打破我们的自恋状态,告诉我们:你,真的很渺小;你,必须放弃一些虚假的自大,而去寻找真正重要的东西。

从心理学角度而言,人生宛如一个轮回,我们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人格结构,也即我常写的“内在关系模式”,这导致我们会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摔倒

一个对自己太苛刻的人,很难做到宽以待人。相反,对自己苛刻的人,更可能的选择,是挑剔别人。

宽容胜于挑剔。所以,一个宽容而温和的朋友,要胜于一个优秀而挑剔的朋友。后者或许会把“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”当作座右铭,但因为不符合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,他在过于挑剔自己的同时,也势必会苛责别人。

在生活中,我们的人生不断发生变化,每一次转变,我们都需要一些仪式来提醒自己。

仪式并不一定是一个刻意的程序,其实,入学、毕业、工作、恋爱、结婚乃至为人父母,都是一个仪式。

仪式只是为了告别,而不是为了忘却,因为事实一旦发生,就注定是我们命运中的一部分,我们必须接受这一部分,忘却既不能真正做到,也不利于心灵的康复。

仪式只是一道门,这道门,把我们的人生路划成两段,前一段属于过去,后一段属于未来,但门仍是通的,属于门那边的过去并未消失。也就是说,它只是一个象征,在提示我们,转变已发生